八一勋章获得者科学院院士(哪些科学家被授予了共和国勋章)
发布:用户投稿
《新时代榜样科学家》一书,以2019年9月29日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上授予的5位“共和国勋章”科学家、5位“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以及2020年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获得“共和国勋章”的钟南山院士为书写对象,集中展示他们的成长成才历程、科学成就、杰出贡献、爱国精神、高尚品德、大家风范等,让新时代榜样科学家走近大众,让新时代科学家精神深入人心、扎根人心。
本文为书摘,有删节。

《新时代榜样科学家》黄庆桥 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屠呦呦:要好好干活

疟疾是一种通过蚊虫叮咬或感染疟原虫所导致的恶性虫媒传染病,中国民间俗称“打摆子”。在新中国建立前,疟疾是民间流行的传染病,死亡率极高。在人类历史上,法国化学家在金鸡纳树的树皮中分离出抗疟成分——奎宁作为有效抗疟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科学家又发明了氯喹,作为治疗疟疾的特效药。但由于奎宁和氯喹的滥用,疟原虫的抗药性越来越强。上世纪60年代,研发新型抗疟药物就成了中国中医药科技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使命。
1971年10月,屠呦呦带领课题组成功进行了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样品抗疟实验,证实青蒿的提取物能够有效抑制疟原虫。这一研究成果离转化为实际的临床应用,还有很长一段距离。对课题组来说,要想进行临床应用,就必须大量制备这种青蒿乙醚提取物,并进行临床前的毒性试验。
但是要制备大量青蒿提取物,谈何容易!当时很多药厂都停产了,根本无法保障屠呦呦团队的试验需要。在此情况下,屠呦呦认为,与其等待药厂复产,不如自己开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于是,为了争取时间,屠呦呦带领课题组“土法上马”,用7个大水缸代替常规提取容器,开始大量提取青蒿乙醚提取物。
由于当时防护设备很差,乙醚对身体有伤害,大家顶多戴个纱布口罩,课题组成员大都有头晕脑涨、鼻子出血、皮肤过敏等反应。据屠呦呦的丈夫李廷钊回忆:“那时候,她脑子里只有青蒿,回家满身都是酒精、乙醚等有机溶剂的味道,还得了中毒性肝炎。”
提取到乙醚中性提取物,下一步就是进行安全性试验,确保对人体无害之后才能够用于临床应用中。课题组虽然也做了一些动物试验,但仍然无法保证绝对安全。由于疟疾是季节性疾病,课题组要想赶在疟疾流行季节进行临床观察,尽快为患病的人们解除病痛的折磨,就必须加快研究进度。在这种情况下,屠呦呦毅然决定,拿她自己做试验!
“我是组长,我有责任第一个试药!”屠呦呦坚定地说。 她的献身精神很快感染了课题组的其他同志。1972年7月,屠呦呦和另外两名科研同志一起当了“小白鼠”,被集中在北京东直门医院进行试药观察。结果令人满意,试药观察证明,未发现乙醚中性提取物对人体有明显毒副作用。
1972年8月至10月,屠呦呦携药赶赴海南疫区,跋山涉水,寻找病人。在此期间,她完成了21例临床观察任务,结果非常好,所有病人全部转阴!
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后,屠呦呦在北京金台路的住所也不时有人慕名前来拜访。面对络绎不绝的媒体记者和纷至沓来的邀请与荣誉,她开始拒绝,不再接受媒体采访,也不再出席没有必要的社会活动,渐渐“隐身”了。屠呦呦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在她看来,做科研并不是为了追名逐利、获得个人利益,而是要把主要精力用在科学研究上。她说:“得奖、出名都是过去的事,我们要好好‘干活’。”
在屠呦呦的心目中,青蒿低调、不引人注目,是具有奉献意义的植物。青蒿没有鲜花那样艳丽,也没有扑鼻的香气,但青蒿能够治病,挽救无数生命。中国历来就有以植物比喻人格的文化传统。在古代,梅兰竹菊被称为“花中四君子”,读书人经常以梅兰竹菊自喻,歌以咏志。而屠呦呦更喜欢青蒿,更愿意以青蒿低调、朴实的品格不断激励自己在科研的道路上奋勇向前。
2016年,她拿出诺贝尔奖奖金中的100万元人民币捐赠给北京大学医学部,用来设立“屠呦呦医药人才奖励基金”;又拿出100万元捐给她工作的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用来设立创新基金,以激励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到中医药的科研中去。
这些年来,屠呦呦的工作一直没有停止。为了解决青蒿素抗药性的问题,她带领团队在“抗疟性能研究”“抗药性成因”“变动疗法”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提出了新的治疗应对方案。为了扩大青蒿素的适应证,她还带领团队发现了双氢青蒿素对治疗具有高变异性的红斑狼疮效果良好。为了把关于青蒿素的科学研究做深做透,在她的努力和倡导下,中国中医科学院启动了青蒿素研究中心的建设。
袁隆平:不是空穴来风

在世界粮食版图上,水稻是第二大粮食作物,全世界一半以上人口以稻米为主食。“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是袁隆平的一个梦想。尽管以袁隆平为代表的中国科学家为培育杂交水稻付出了巨大的心血,但他们从未独享杂交水稻的胜利果实,而是积极将杂交水稻推向全世界。
1982年秋,国际水稻研究所举行一年一度的国际水稻学术报告会时,研究所所长斯瓦米纳森博士未提前打招呼,庄重地将袁隆平请上主席台。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前方的屏幕上出现了袁隆平的巨幅头像,还有一行醒目的英文——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此时,来自世界各国的专家一起起立,向他行注目礼。斯瓦米纳森博士说道:“今天,我十分荣幸地在这里向你们郑重地介绍我的伟大的朋友、杰出的中国科学家、我们国际水稻研究所的特邀客座研究员——袁隆平先生,我们把袁隆平先生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他是当之无愧的!他的成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他的成就给世界带来了福音!”“杂交水稻之父”的称呼在国际上就这么传播开来。袁隆平数十次赴国际水稻研究所,或是参加学术会议,或是做技术指导,或是开展合作研究,与世界各国科学家一起合作研究,推动全球杂交水稻事业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粮农组织把各水稻生产国发展杂交水稻作为增产粮食、解决粮食短缺问题的首选战略项目。它为15个国家提供经费,推广杂交水稻,袁隆平被聘为首席顾问。他曾先后多次到印度、越南、菲律宾、缅甸、孟加拉国等国进行技术指导并接受咨询,为这些国家建立起了一套发展杂交水稻的人才和技术体系,先后提供了50多个杂交水稻组合在南亚和东南亚进行试种推广。
2004年,袁隆平荣获“世界粮食奖”。世界粮食奖基金会在给袁隆平的颁奖词中赞誉道:袁隆平教授以30多年研究的宝贵经验和为促使中国由粮食短缺转变为粮食充足供应作出的巨大贡献而获奖,他正在从事的“超级杂交稻”研究,为保障世界粮食安全和解除贫困展示了广阔前景;他的成就和远见卓识,还营造了一个粮食更为富足、粮食安全具有保障的更加稳定的世界。
2001年2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其中包括首次由国务院颁发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大会宣布将200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袁隆平和吴文俊。进入新世纪,袁隆平仍然十分关心杂交水稻研究,对“中国超级杂交水稻”提出了选育理论和方法,同时他非常注重人才队伍培养,让年轻人继续学习和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创造环境使他们在学术上有建树、在科研上有成果,成为德才兼备的学术带头人。国家和全球的粮食安全问题,袁隆平更是时常挂念在心,他认为粮食问题始终是我们头上的一道“紧箍咒”,并且只能依靠我们自己来解决。
很多人都在问袁隆平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他认为,成功其实并不存在什么秘诀,主要的体会就是“知识、汗水、灵感、机遇”8个字。
首先是知识。知识是创新的基础。在科技发达的当下,知识就是力量的道理是显而易见的。其次就是要流汗水。 任何一项科研成果都来自深入细致的实干、苦干。对于杂交水稻,更是需要不断实践。要下到田地里去,肯定要流汗。再次是灵感。灵感在科学研究中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灵感也不是空穴来风,而是知识、经验、思索和孜孜追求综合在一起后升华的产物,它往往在外部因素的刺激下突然产生。当年袁隆平从发现“鹤立鸡群”的稻株,到“忽然”间产生“天然杂交稻”的念头,就是一种灵感。但这种灵感是袁隆平多年来不停地探索和思考的结果。最后是机遇。“野败”的发现在整个杂交水稻的研究中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关键点。这里有运气的成分,但决不能说是只靠运气。李必湖和冯克珊能找到“野败”,一是他们是有心人,是专门来寻找这种植株的;二是他们有着相关的专业知识,所以才能一眼识宝。
面对成功之后获得的荣誉,袁隆平从来不是站在自身的立场,而是站在研究做出成果、为粮食安全作出贡献的立场上来看待。袁隆平的童年是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度过的,所以他深知民族的屈辱和苦难。当他能用科学成就在世界舞台上为国家争得一席之地时,他说,“杂交水稻之父”的称谓也好,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的头衔也好,荣获各种国际性科学大奖也好,自己首先想到的都是为中国人争得荣誉和尊严。
【编后】1本小书,11个选择
■ 黄庆桥
荣获“共和国勋章”和“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的科学家,是新时代榜样科学家,是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的践行者、诠释者、传播者。
11位科学家都是科学巨擘,每一位都值得大书特书,都是一部大书也写不完的。那么,我们用一本小书来写这11位大科学家,是不是就肤浅或者没有价值了呢?这是我们编写此书时必须要回答的一个问题。
科普作品的阅读需要一定的门槛,就科学家群体来说,除了极少数大科学家(例如钱学森)有着较高的知名度,大多数科学家虽然都是专业翘楚,但公众知晓度并不高,公众较少主动去阅读有关这些科学家的科普作品。根据笔者的经验,如果一开始就给读者提供某一科学家的大部头传记,多数情况下,是很难读下去的。在大部头的专业性书之外,知识界还应该提供更多具有提要性质、辞典功能的书,以满足人们快速获得信息和知识的需要,也为人们进一步深入了解系统性知识提供一个索引、提要和指南。
就本书而言,我们提纲挈领、简约精练、通俗易懂地编写11位科学家的成长成才历程、科学成就、杰出贡献、爱国精神、人格品质等方面的主要内容,相当于是给读者提供了一个人物概览、人物索引,能够让读者快速了解这些科学家的主要工作和人生。如果读者对书中的某位科学家特别有兴趣,那他可以再去寻找大部头的专业书和该科学家的专门传记去阅读,获得更为系统的知识。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在一本书里集中讲了11位大科学家的故事,是为读者提供选择。
任何一个故事的背后,不仅有事实逻辑,更重要的还有思想逻辑、价值逻辑。故事传递的是思想观念和价值导向。所以,我一直认为,“故事恒久远,经典永流传”。一个好故事,更加能够成为穿越时空的经典。
但讲好故事不容易,讲好科学家的故事更难。科学家是研究高深学问的,他们从事的职业,普通公众往往难以理解,这种距离感是客观存在的。
讲好中国科学家的故事,是要弘扬科学家精神。特别是对于公众而言,如果只是停留在科学家精神的口号式说教上,效果会大打折扣。实际上,科学家精神不是抽象的教条,而是具体的、鲜活的、生动的,体现在一代又一代科学家接力“科学救国”“科学报国”“科学强国”的历史实践中。
科学家们虽然耕耘在不同的科学领域,但有着鲜明的共同特征。概括而言,一是贡献大,就是他们为民族复兴、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永载史册。二是学问精,就是他们之所以能做出巨大贡献,根本在于有着扎实精深的学术研究基础。三是情怀深,就是他们对国家对民族都有一颗赤子之心,都有着强烈的科学报国之志,心怀国之大者。四是大家范,就是他们往往对名利看得很淡,不居功自傲,保有中国知识分子的美德,奖掖后学,甘为人梯。五是凡人心,就是说虽然他们是才高八斗、贡献卓著的科学巨擘,但他们平易近人,生活简朴,他们不是不食人间烟火者,恰恰相反,他们也有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和儿女情长,是可以接近并容易接近的长者。如果我们能把中国科学家们在这五大方面的成就贡献和精神品质的故事讲好、讲精彩、讲透彻,通过讲故事来讲道理,让精彩的故事打动人,让故事所反映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直抵人心,那么也就达到了深刻诠释、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的效果。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繁花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faedoony@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
大家都在看
大虾清蒸最简单的做法,大虾新吃法蒜蓉开边蒸鲜香美味
生活技巧现在的餐桌上,海鲜也成了必备的菜肴,海鲜的做法相较于其他的大菜来说,更讲究原汁原味,简单的清蒸,更能吃到本属于它的鲜味。虾,不管是清蒸、白灼、蒜蓉还是红烧,都是心头好。今天小果教大家一道蒜蓉蒸虾,鲜美清甜的虾,配上浓浓的蒜蓉,吃起来,口感好到爆炸,蒸五分就上桌,用来待客也是极好的
蟑螂会游泳吗怎么在下水管道生存
生活技巧1.蟑螂的种类超过五千种,且是群居动物。 2.蟑螂会啃食婴儿的眼睫毛。 3.蟑螂会传播四十多种对人体有害的病菌。 4.拥有和哺乳类不相上下的免疫记忆及免疫反应。 5.蟑螂喜欢喝酒。 6.各种食用油都是蟑螂的最爱。 7.蟑螂嗜食淀粉和糖类。 8.蟑螂不会飞,只能滑翔。 9.蟑螂一分
火龙果花哪些人不宜吃,不结果的火龙果花能吃吗
生活技巧导语:三伏天来了,遇见这花别手软,它犹如昙花一现,2.5元1朵,火龙果花能吃吗?吃了有无害处?果农:卖花比卖果划算,为了健康别再吃错!三伏天是一年当中最闷热的季节,因此有“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说法,这使得人往往容易上火,容易出汗,食欲大减,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苦夏”,需要多吃一些
粉色分类
生活技巧宝宝们有没有特别钟情的颜色,或者有没有那一个季节爱穿哪种颜色,款式虽然是绝定是不是时尚的重要因素,但是颜色也是决定时尚的关键哦!一件再美的衣服没有靓丽的颜色,反而显得暗淡,失去了吸引人的感觉。春夏季节的颜色色系衣着风格两色比较显眼一点,亮色的衣着一穿上身,立马就有了新鲜的感觉和活
中药材芫荽子(中草药香菜)
生活技巧芫荽【药用】本品为伞形科植物胡荽的全草。【性味与归经】辛,温。入肺、胃经。【功效】发表透疹【临床应用】用于小儿麻疹初起,透发不快,发热无汗等症。本品主要功效透发麻疹,临床上治疗麻疹初起,透发不畅,内服常与西河柳、浮萍、升麻、葛根等配合应用。外用本品煎汤熏洗,或乘热频擦,可助麻疹
发霉的床单用什么洗能洗掉(发霉的床单用什么消毒)
生活技巧因为睡觉的缘故,我们每天都要和床单亲密接触,所以,床单的清洁卫生很重要,如果,看到自家床单上有霉点了怎么办?发霉的床单用什么洗能洗掉,? 1.淘米水准备一些干净的淘米水,把发霉的床单放入淘米水中浸泡一个晚上,如果床单发霉的情况很严重,可以适当延长浸泡的时间,第二天再把床单拿出来按
猕猴桃催熟哪种方法最快又不坏(实用技巧如何快速催熟猕猴桃)
生活技巧猕猴桃是咱们平常生活中特别常见的一种水果,它的口感和味道都非常不错,吃起来酸甜可口,很多朋友都特别喜欢吃。猕猴桃里面的维生素C含量非常高,经常吃一点猕猴桃对我们的身体是非常好的,咱们在平时的时候买回来的猕猴桃一般都是很硬的,因为猕猴桃是在还是生的时候采摘下来了,一旦猕猴桃熟了再采
四件套包括什么,四件套包括什么呢
生活技巧我们睡眠的时候与我们接触最密切的那就是床上的四件套了,而这些床品的面料由于会与我们的皮肤直接接触,因此,选择什么样面料就成为决定床品是否舒服的关键所在。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床品四件套面料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吧!1、纯棉面料 在寒冷的冬季,纯棉布料的保暖性比较好,整体给人以柔软、舒适
床单汗渍发黄怎么洗最有效,床单黄渍清洗妙招
生活技巧有经验的家庭主妇都知道,家里的床单至少每周都要进行更换,而床单用久了总是会“越洗越薄”,“越用越黄”。这是因为在使用和清洗的过程中,床单布料的纤维会由于水洗、摩擦而脱落,床单吸收人体睡眠时分泌的汗液和油脂后表面蛋白质会氧化变黄。床单变“薄”了可以换新的,那么床单“汗黄”了要如何清
真皮鞋底贴底哪款胶好用(鞋底贴底胶是什么)
生活技巧两周前分享了一篇关于 Jimmy Choo自穿鞋子没贴膜,鞋底被磨损的面目全非的内容。引起了不少集美们的热议:有说大牌不应该贴膜,贴膜后没了大牌的范儿;也有集美说大牌应该贴膜,否则,大牌的真皮大底走不了几次就报废…..(坚定不支持贴的集美)(坚定贴底儿的姐妹)emmm,好像说的都
水杯上有茶渍用什么能弄掉
生活技巧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呢?茶杯泡茶喝个几天就会感觉不那么白了,一圈都是茶渍,而且往往用刷子刷也清理不干净,一些有强迫症和洁癖的小伙伴往往就会受不了选择换一个茶杯,但是用了几次还是会有茶渍发黄,扔了又可惜,别担心,接下来,小编给大家介绍几个小妙招,轻松解决茶渍问题,还你一个干净明亮
白茶五大功效都有什么(正宗白茶的标准)
生活技巧原创/整理:睿瀹堂/刘军利白茶属微发酵茶,是我国六大传统茶类中的珍稀品种,其发源地在福建省福鼎市,主要产区在福建东北部的福鼎市、政和县、建阳县等,但目前其制法已扩展到国内的多个茶区,并传播到了印度等国家。白茶独特的加工工艺造就了其成品茶满披白毫、茶色素雅,汤色清淡,滋味鲜醇、清甜